解密华大: 汪建牵手“华创”布局全产业链竞速生命科技

  本报记者 肖玫丽 广州报道

  “华大的重心是 基因+ ,就是基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。但科研成果不一定要做成华大的东西,所以我们打造完全开放体系,让优秀的人才和企业,也包括 华创 加入进来。”

  从2015年初奥巴马提出美国精准医学计划开始,基因检测这一“黑科技”走下“神坛”落入寻常百姓家。

  在中国,去年科技部和国家卫计委先后召开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,拟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共投入600亿元;今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(草案)涉及的100个项目中,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亦位列其中。自此,基因组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,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创业风起云涌。

  令人讶异的是,这支创业队伍的大多数公司是由华大基因“培养”而成,这些公司被业内戏称为“华小”。演变至今,“华小”逐步在细分领域跟华大基因分庭抗礼。12月初,“华小”公司贝瑞和康披露借壳方案,有望赶在华大基因前头登陆资本市场。

  即便如此,华大基因掌舵人汪建仍多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:“我们称这些公司 华创 。华大会做成完全开放的体系, 华创 都可以加入进来,一起做大生命科学产业。”

  经过17年的爬坡,以人类基因组计划起家的华大基因,旗下已形成10大业务板块,横跨产、学、研、资。这一兼顾公共性和商业性的生态版图,使得华大基因不断面临业内外的争议和叹服。

  而在基因产业链的上游,华大基因长期受到美国基因检测龙头公司Illumina的垄断压力。如何通过研发突破完成国产替代,成为华大基因打造完整生态体系的重要课题。

  生态平台构建

 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,使得华大基因成立不久便名声大噪。

  2003年,华大基因再次破译了SARS病毒,并向疾病控制中心捐赠了30万份检测试剂盒,彼时单个检测试剂盒的市场售价上万元。这一举措使得华大基因被特批纳入体制内,隶属于中科院旗下的北京基因组所。

  但华大基因很快遭遇“水土不服”。华大基因新闻发言人杨碧澄介绍,短短三年里,“华大基因发现有很多理念上的冲突”。这一次,华大基因选择脱离体制,南下深圳,并在此后的9年里一边从事大量基础研究,一边加速基因检测科研成果转化。

  汪建多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生命科技,他认为:“生命科学、生命经济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,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,要全体老百姓意识到自己生命和健康的重要,而不是简单的获取财富。”这一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新兴产业,科研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。

  与之相呼应的,是基因检测的市场培育和科研成本高企,这也决定了华大基因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平衡公共性和商业性。对此,汪建的观点始终是:“我们有多大能力我们就做多大的事情。”

  一年前辞任山东省济宁市长、现任华大农业董事长的梅永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大多数基因公司是通过技术研发突破,把技术转化成产品销售来打造商业模式。但华大基因是做基础研究起家的机构,在进行成长方向选择和企业架构时在摸索新的模式:首先确认一个生命科技的大目标,然后获取大资源,搭建平台把资源数据化,再通过国内、国际合作推进目标的实现。

  “在有大资源、大平台、大合作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自然派生出生命大数据。华大现在已经按照这个路子走过来了,拥有这个大数据我们就能产生大科学。”梅永红说。

  经过前期的爬坡,华大的生态版图已然成形,业务分为华大基因研究院、华大基因学院、国家基因库、华大智造、科技服务、临床医学、农业应用、华大司法、GigaScience以及蓝色彩虹10个板块。

  其中,华大基因研究院、华大基因学院、GigaScience杂志和国家基因库为非营利性机构,主要从事科研。汪建曾公开表示这四大机构不会商业化,将来也不会上市。

  其余板块涉及的业务横跨多个产业,包括医学领域的外源性病毒检测、治疗疾病诊断、出生缺陷;农业领域的小米产业、循环渔业;工业领域的大型和便携式测序仪生产制造;司法领域的亲子鉴定、基因身份证;生态多样性领域的都市生态、微生物循环等。

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,华大基因的生态布局将不仅限于此。

  在11月初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,华大基因举办了首届华大基因同学会。参加该同学会的“华小”公司、基因慧创始人兼CEO汪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:“参加同学会的有70多人,都是从华大离职后创业或依旧从事基因工作的。当时汪建透露,未来华大还要做精准运动、精准营养等。这个庞大的生态体系是华大的特色,有利也有弊。”

  牵手“华创”布局“基因+”

  根据基因慧提供的名单,2002年5月份至今,共计56家“华小”公司成立,涉及领域除了基因检测、液体活检之外,还包括投资机构、垂直社群平台、垂直招聘平台、人工智能等。

  “基因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、连接无效等问题。基因是跨学科的,需要生物遗传、IT等人才相互协作,而且市场现在是无序竞争,”汪亮分析道,“整体而言,基因行业的受众还很少,市场容量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或投资回报,现在大家还在不断打破市场边界,成长空间很大。”

  时至今日,“华小”的能量不容小觑,已有“华小”公司在细分领域逐步赶超华大。

  国内基因公司在中下游领域竞争优势明显,第一方阵的企业包括四家:华大基因、贝瑞和康、达安基因、博奥生物。其余较为知名的企业包括安诺优达、诺禾致源、凡迪生物、百迈克等。其中,贝瑞和康、安诺优达、诺禾致源、凡迪生物、百迈克都是“华小”公司。

  12月初,在NIPT领域跟华大基因几乎二分天下的贝瑞和康,宣布43亿借壳天兴仪表。而去年年底华大基因子公司华大股份也披露了IPO冲刺创业板,目前依旧在排队中。

  一名接近贝瑞和康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:“没有意外的话,贝瑞和康应该会比华大早一步完成上市。这个上市时间点很重要,二级市场的反馈会比较可观。”

  其余“华小”公司也在跑马圈地。诺禾致源11月中旬对外宣布公司完成5亿元的B轮融资,据其披露的数据,2015年其科技服务在国内市场收入达到3.5 亿,在基因科研服务领域与华大基因比肩。

  “拥有大量资金和平台实力做横跨产业链的布局,创业型公司一般是往细分领域深耕。现在的市场玩家已经超过千家,但是都还没完全成熟,市场格局还没真正成型,大家都有机会成为行业或者细分领域龙头。”汪亮进一步说道。

  即便如此,华大基因却不把“华小”公司当作竞争对手,华大基因在去年10月启动基因孵化器蓝色彩虹,其初衷之一正是将竞争者转化为合作者,将“华小”公司变为“华创”。

  汪建坦言:“我不喜欢竞争,也不愿意垄断,华大的重心是 基因+ ,就是基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。但科研成果不一定要做成华大的东西,所以我们打造完全开放体系,让优秀的人才和企业,也包括 华创 加入进来。”

  相比之下,华大基因在产业链上游的攻坚战更为艰难。基因产业的上游包括设备和耗材,这一领域长期被外资垄断,美国公司Illumina的市场份额超过70%。

  汪建也认为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,“我们在整个早期的发展中,所有的装备是完全依赖别人,从2012年开始我们的供应商把我们当做竞争对手,到2013年不给我们修老机器、不卖新机器、试剂又提价。”

  为此,2012年,华大基因收购美国基因测序仪生产企业Complete Genomics,向上游扩张,并从2015年开始先后推出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、BGISEQ-500,以及不久前上市的高通量台式测序系统BGISEQ-50。

  “今天再去看,上游也基本上完全国产化了。我们会以先进制造业支撑基因科技发展,再以基因科技支撑的未来农业、新型农业和医学发展。”汪建说。

  上述人士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:“高端制造方面国产测序仪还是无法跟外资设备相媲美,市场上外资设备依旧是主流,要想完全替代还需要设备和试剂的技术研发、成本控制各方面跟上。”(编辑:林虹)